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唐氏宝宝一般智力低下,发育比较迟缓,伴有消化或是心脏等方面的并发症,肌肉松弛软弱。他们还有着明显的面部特征,如头小、面部扁平眼睛上斜、手指粗短等。
虽然目前唐氏宝宝不能治愈,但是通过后天的干预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让孩子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今天,我们采访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一对双胞胎兄弟,弟弟发育正常,哥哥乐乐患有唐氏综合征。
(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为化名)
双胞胎哥哥是唐氏宝宝,不会说话、爱动手打人
五年前,乐乐妈妈被告知怀上了双胞胎,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时,但也随之传来噩耗,其中一胎儿可能患有唐氏症。
经过一番痛苦挣扎,同时抱有一丝侥幸心理,乐乐家人还是决定将两个孩子都生下。
家有唐氏宝宝,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乐乐比正常小孩发育迟缓,加上肌肉张力低,乐乐9个月时,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做过大运动的干预。
如今5岁的乐乐可以走路了,但是脚上的力度依然不够,不能双脚离地跳。即便如此,乐乐家人也没有放弃过。 乐乐虽然说话慢慢的,动作看起来有些笨笨的,但是乐乐心思非常单纯明净,给家人带来不少欢笑和幸福。 然而乐乐一天天长大,伴随着乐乐的一些行为问题让爸爸妈妈十分苦恼: 看着弟弟去幼儿园,乐乐内心也渴望上学,想拥有更多的朋友和友谊。
但是乐乐有着先天性语言迟缓,且理解力差,经常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只能用打人、踢人、扔东西,甚至吐口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博得家人的关注。 在家时,乐乐常会以暴力的方式对待弟弟妹妹,对于喜欢的东西绝不放手;
在外面玩耍时,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尤其是轮流玩游戏时,他会威胁性地打人、尖叫,这些攻击行为经常让乐乐爸妈头疼不已。
四个月干预治疗后,乐乐打人的行为减少了很多
在当地残联的推荐下,乐乐妈妈了解到长和大蕴是一家国际化的、国内领先的儿童发育行为与康复的专业诊疗机构。 于是乐乐妈妈决定带他到长和大蕴进行干预治疗,了解到乐乐的先天特殊体质,长和大蕴为乐乐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及训练计划。
经过4个多月的干预训练,乐乐的行为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社交方面,尤其与同伴相处时,乐乐从以前一有小朋友靠近,就会打人尖叫,到现在能接受不同的小朋友坐在身旁,并在治疗师指导下,和小朋友之间有了正确的互动。
乐乐妈妈也发现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打人的举动了,妈妈很开心。
因乐乐存在先天性语言发育迟缓,在言语上,乐乐花了较长时间训练,之前一直练习发单音,目前已过渡到第二阶段,努力学习发双音。
同时,乐乐在理解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乐乐妈妈说,最近有一件事情让她深有感触: 有一次妈妈带乐乐上干预课,把妹妹独自一人留在家里,课后妈妈急忙催着乐乐回家。以往乐乐从来不会听从妈妈的指令,总是会喜欢处跑,晃悠悠走回家。
然而这一次,他貌似听懂了妈妈的话,一直紧紧追随在妈妈身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家。 看到乐乐的每一点进步,乐乐能理解、听懂别人的说话,能和其他小朋友和平相处,妈妈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面对唐氏宝宝,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呢?这期我们采访到了乐乐的治疗师——深圳长和大蕴应用行为分析师林丰婷。
针对孩子的行为、言语等问题,林丰婷给出了以下专业性的指导意见。
林丰婷
深圳长和大蕴应用行为分析师、加拿大尼亚加拉学院自闭症与行为科学研究生、深圳大学社会工作学士
曾在加拿大从事应用行为分析工作,在加拿大公立学校、早期干预机构和家庭等多元环境
其中包括IBI机构、运用ESDM模式的跨团队机构,为自闭症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干预治疗
乐乐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每次来到诊所,他会跟所有人热情打招呼,让人感觉特别暖心。
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他也能感受到,所以他很喜欢来这里上课。
虽然乐乐是一个唐氏宝宝,但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只是不会用言语表达,所以他经常会在我面前用手比划。
有时,我也很难明白他的意思,最后只能跟他说“对不起”。这对他来说,其实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你有想法,但是别人不能理解。
一对一训练课,降低攻击行为
在干预治疗上,乐乐的行为问题偏多,我们制定了BIP计划(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lan),首先需要降低他的攻击行为。 我们进行了家长访谈和直接观察,通过FAST问卷表以及记录ABC数据表分析发现,他的攻击行为,如踢人打人等问题,主要是社会性功能,即为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或引起他人的注意。 所以,在行为干预计划中,我们主要从前势、行为以及后效进行干预。
在前势干预中,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他的攻击行为无法达成,比如,通过拉大孩子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以增加他攻击行为的成本(Effort Cost)。
在行为方面,我们要在技能训练项目中教导他功能性沟通技能。
在后效方面,一旦问题行为出现了,我们要尽量保持面无表情,因为任何情绪或反应都有可能强化了他的不好行为。
当该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物品,绝对不能给予他该物品,而是引导他使用替代性的行为来提要求;当该行为目的是为了他人注意力,这种情况就要忽略他的行为。
针对乐乐的行为管理方面,我们使用的是积极处理方法,即消除问题行为的同时,区别性强化替代性行为。 根据观察与家长反馈,乐乐的行为问题在与同伴相处时出现的概率较高。
其实乐乐非常喜欢和小朋友互动交流,因此在治疗课中,我们会尽量创造机会让乐乐与其他小朋友互动,并引导他用相对温和的方式社交。
比如和小朋友握手,打闹之后摸一摸对方等,尽可能透过实践让他学习正确的社交行为。 由于乐乐对弟弟的攻击性行为奠定了他对待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模式,所以我们也会建议妈妈有时间带弟弟过来一起上课,这样可以通过引导两人之间的互动,并加以针对性的改善。 同时乐乐的行为问题,我们也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希望家长多以一种温柔的方式引导,并在家庭教育上保持一致性。
三方面提升孩子沟通技能
乐乐的行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沟通技能与理解能力的缺失,无法用言语表达。所以在行为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三个项目:
1.接受拒绝、忍受不可得
通过接受拒绝的项目:利用视觉提示以及计时器辅助他理解“等一下”的概念,等待时间从3s逐渐增加到15s,乃至30s。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要求他耐心等待,或转移注意力到其他活动、玩具上。这一项目主要是增强孩子对不喜欢情境的忍耐能力。
2.训练服从的项目-建立配合度
在第一阶段,我们会先发出简单的、孩子最可能服从的指令,如果他做到了,我会立即予以强化;
在第二阶段,我们会发出一些他较有可能服从和可能不服从的指令;
在其他阶段逐渐减少要求他执行喜欢的任务的指令,逐渐增加要求孩子执行他不喜欢的任务指令。
你会发现,他的不好行为减少后,整体的配合度也有了很大提升,而且很愿意跟我们一起互动。
3.言语训练:发音“要”
因为乐乐是一个唐氏宝宝,言语有先天性发育迟缓。在发音方面,我们花了比较长的时间进行训练。 首先,我们会强化他把“要”字发出来,起初乐乐只能发单音“da、 na”,经过各种训练,现在他能很清晰的发出“要”的音。
然后我们慢慢再加上手势,让他明白,他要什么东西,需要去告诉别人,而不是说直接通过暴力抢夺。 乐乐是一个很寻求关注的孩子,当他做到了好的行为,我就会口头表扬他,给予一些他喜欢的玩具或活动。 经过4个月的干预训练,乐乐在行为、理解力、言语上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由于乐乐行为问题时间较长,短时间内他不能完全以温和、正确的方式与小朋友互动。
偶尔,他还是会出现打小朋友的动作,但我们会事先拉大他和小朋友的距离,让他的动作没办法打到小朋友。 在接下来的阶段,我们会注重继续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以及精细动作。在沟通能力上,将着重于发音和语言沟通,让他学会表达。
在精细动作上,多锻炼他的手指能力,如操作日常生活的一些东西,让他学会自己去做,这样会增强他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作为一名治疗师,我很幸运能够帮助孩子改善生活质量,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他们的缺陷,而是应该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障碍。
获取帮助
若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扫码进行预约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