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辅食过于精细,长期食用过于软烂的食物
不少大人总担心孩子吃的食物太硬,不利于消化和吸收,把辅食做得很精细。
但这样宝宝的咀嚼功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口腔肌肉的发育,进而影响到语言发育,出现说话晚、发音不准的问题。
解决:
食物的材质品类及口味丰富化,不要担心宝宝吐出来或是嫌脏干脆避免,这些都是锻炼的机会。
2、过于依赖电子产品,与家人沟通机会减少
解决:
严格控制荧幕的时间,3岁前建议每天控制在15分钟左右,时间分散可作为奖励给到宝宝。
3、家长太“聪明”且过于“殷勤”
宝宝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家长立马就提供帮助,或在宝宝表达需求前就已经满足了宝宝的需求。
宝宝会认为不需要说也可以满足需求,说话的动机就会降低。
解决:
等待宝宝主动的表达后再给予,或满足需求。
4、家庭语言环境过于单一
爸爸妈妈忙于工作,陪伴孩子少,疏于与孩子交流沟通。老人或保姆带孩子,更多关注吃饱穿暖问题,较少与孩子高质量互动。
解决:
大人在家中要建立高质量、丰富,且有意义的语言环境 。
5、大人与宝宝说话过快过长,没有给予宝宝思考的时间或未等待宝宝回应
解决:
大人在与宝宝说话时语速放慢,声调起伏尽量明显有趣,增加较多的拟声词汇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及兴趣,等待宝宝的回应并及时给与鼓励和回应。
6、家长对宝宝说话的清晰度要求过于苛刻。
有的家长经常纠正宝宝不太清晰的发音,容易导致宝宝受挫或说话欲望降低。
解决:
在宝宝说错后,我们及时给予回应,并正确地说出宝宝发错的音就好,无需否定和刻意多次提醒纠正。
7、脑发育相关问题
脑瘫、自闭症、发育迟缓、唐氏综合征、基因染色体疾病等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言语语言发育障碍。
如果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但宝宝的语言发育仍没有改善,明显落后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下仔细的检查和评估,不要因为疏忽而耽误了孩子。
解决:
及时就诊,并寻求专业性的咨询帮助和干预治疗。
白俊玲
北京长和大蕴言语治疗师
从事儿童言语语言治疗7年有余
曾任职于公立医院儿科康复科,并连续3年被评选为优秀治疗师。参加了格里菲斯(儿童)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注册评估师资格培训,并成为该评估实操培训师。
以上内容是长和大蕴言语治疗师白俊玲的分享,满满的干货知识点,教大家如何帮助孩子早开口说话。
孩子说话晚,自然是有原因的,如果孩子不是脑发育问题,从养育方面找找原因,保证平日大量的语言输入,锻炼孩子的口腔能力,让孩子早开金口并不难。